首页

孩子被保送到复旦,答应给他换手机,但又觉得新手机太贵怎么办(原来用的iPhone 5)?

我和丈夫都是三线城市的普通职工,两人加起来月入 12k 左右。孩子从小学习就很好,但是很少向我们提物质要求。上了高中怕他打游戏给他用的他爸爸不用了的 …

6,236 个回答

我考上大学之后,我老爹说要奖励我一台笔记本。

我很想要,但我知道家里很困难,我说买一台三四千的台式机就可以了。

我老爹说:儿子,你争气考了一个本一,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。你老爸这次也要给你长长脸。

我老爹硬是咬着牙带我去了一趟珠江路,买了一台七千七百多块的联想。

那可是02年,我老爹当时一年收入才一万多一点,再加上我上大学的费用,可以说我家基本见底了。

笔记本电脑买来之后,我一直用到大学毕业,直到用到外科变形,机器老化到报废。

我很感动,感动到现在,感动到一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我的老爹。

后来他告诉我,实际上,当时家里早就见底了,他是借了朋友三千块,外加东拼西凑的钱,一共给我准备了一万。

我当时听到这个,眼泪就出来了。

我对他只有感谢,只有感恩。

今年年初,给他补保险,交掉了四万多,他不好意思的挠着头对我说让我破费了。

我直接说起那台电脑的事,他一听,我俩当时都眼泪盈眶了。

可能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,我也不能指导题主该怎么做。

我只想说一说我老爹他是怎么做的,他这样做付出了什么,又得到了什么。

我上的也不是什么好大学,但我父亲高兴得在村里摆了十桌,你儿子都保送复旦了……

这样扣扣搜搜,就不怕儿子以后瞧不上你啊?

要不手机我给

孩子你给我?

能理解,毕竟逼孩子比逼自己容易多了,对么。

就是有个副作用,尤其对满18岁的成年人,叫做潜意识的负面联想。

有些事习以为常让我们总以为还有下次,实际上正在发生的这次可能回看就是最后的珍贵。

孩子考上大学要去大城市,这次分别就很可能是他最后和父母朝夕相处的一段日子,决定了他对家的回忆。

未来的大学四年中,他可能回家的次数不到八次,等毕业了多半会留在那个城市找工作的,亲情的维系也就剩下对父母的报答之情。

没有得期盼的手机,他不会哭闹,只会开解自己,“高考是给自己考的,未来的路要自己走了。”

这是一种情绪清算,让他坚信整个学生生涯是靠自己改变了命运,父母的亲情被淡化了。

高考应该是人一生中最难忘记的一次回忆了,未来的几十年乃至更远,他回忆起这次改变命运的考试,就会想起父母的谎言,没有兑现的承诺。

情绪上肯定是不满的,又不能发泄和释怀,毕竟是自己父母,养育自己到了大学,所以这份难受就挥之不去,让他内心抵触。好象一个青春期的伤口,不愿意去碰。

青春会的回忆以一次被最爱的人欺骗收尾。这回让他下意思抵触家乡和那个走出来的小城市相关的一切。大城市的生活和周围的更好的物质才是他自己创造的,安心享受的东西。

这种记忆现象叫做“峰终定律”。

“峰终定律”指如果在一段体验的高峰处结尾,体验是愉悦的,那么对整个体验的感受就是愉悦的。反之,则会对整段记忆都是厌恶的。

这很大概率让他独立有收入后,更不愿和家里发生接触,或只把和父母的关系维持在表面。虽然每次回想起出于伦理审判会内疚,但依然莫名的抵触这件事,因为受到过伤害,经历过背叛。

最后就是一切表面很好,但和家里人的关系很淡。

很多原生家庭不好的朋友身上都有类似的深层情感,让他们甚至过年都不愿回家。

个人感觉在孩子要出去飞翔的最后一段,不要留下这样不舒服的彼此印象。


提醒您,要接受“孩子”已经是“成年人”的形态转变。

要意识到,他是一个18岁的成年人了,你也是一个成年人。而不仅是你嘴里的孩子。

一个成年人对另一个成年人的承诺,是应该认真对待的。

既然是懂事的孩子,一定也明白家里的不容易,收到礼物,一定更感动,爱你们。

作为家长,你们可以送礼的场合正式点,说清家里的不容易,以及为什么坚持履行承诺。

说出你们对他的期望,让他之后上学照顾好自己。

我相信不在你们身边的日子,每一次他用这个手机时候,就能想起你的话,这对他是更好的礼物,远比省出这份钱给他变成生活费或者买点别的东西要强。

就当给他的成年礼物吧。

以后孩子上学不在身边,想给他再买点什么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呢。


没想到这么一个朴实无华的回答居然能有两千多赞同,看来搓米问答还是有很多朴实无华的网友啊哈哈。

当时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幻想了一下我儿子保送复旦的情景,然而理智告诉我基本没什么可能性。毕竟只有百分之零点零零零几的优秀学子才可能上复旦,所以我也不敢奢求什么。

但是评论里很多朋友说“真有一头牛”的梗,我觉得确实很好笑。

首先苹果手机只是相对略贵一点,还没到奢侈品的地步,谁家咬咬牙买不起一个苹果手机?

再说了,那是我亲儿子,还那么优秀,能上复旦(哪怕普通211也很好了)都是我家祖坟冒青烟了,不至于一个手机都扣扣搜搜不肯买。

第三,有朋友说这个问题是个钓鱼的。我一开始确实没想到,后来自己看着也像。不过大家也都是娱乐而已,聊什么不是聊呢?对吧。

~~~~~~~~~~~~~~~~~~~

以下是原回答


我们夫妻俩都是西北小城的普通职工,月收入比你们还低。但我儿子要是能上复旦,哪怕不是保送,哪怕不是复旦是个普通211,我都愿意给他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,甚至配齐苹果三件套都可以。

虽然这笔开支对我的家庭来说不是个小数目,但我觉得孩子能考出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,他那么优秀当然值得最好的,而且这笔钱也不至于让我们家伤筋动骨。

我的的想法是:孩子这么有出息,而且也不是买不起,上大学前买个新手机 简直不眨眼睛!

至于你一再强调的最新款贵。可你们父母当年不也买过iphone5吗?想必那时还是新款吧。给自己花钱时很大方,轮到给孩子花时,开始讲人生大道理,这无论如何不够坦荡。

有复旦大学这么好的平台,孩子好好学习,将来挣钱肯定也少不了,何必在临门一脚时给孩子添这个堵呢?

看看身边的亲戚朋友,孩子上大学,新手机、平板基本都是必备品,因为他上学后学业要求也到这一步了。至于说担心孩子到时候光玩而不是用这些去学习——能保送复旦的孩子,不用担心这个自律性吧。

题主也说了,孩子平时很少提物资要求,可见不是个一味要求父母付出、做事过分的孩子——那,这个事情,到底是谁过分了呢?